毛公鼎的铭文大意为周宣王即位之初告诫及赏赐大臣毛公的册命。1文中说,为了中兴周室,革除积弊,周王册命重臣毛公要忠心辅佐周王。不可横征暴敛,壅塞民意,绝不能重蹈先臣违诺王命,官纪不饬,酗酒无度而遭丧国之祸的覆辙;毛公感谢周王所委之重任以及所赏赐之酒食、舆服、奴隶、兵器、玉饰、仪仗等丰厚的赏赐而铸鼎纪事,子子孙孙永宝永享。2
当然,在国家动荡之时即位,如不想成为王朝掘墓人,周宣王是不能以他那恶名昭彰的父王为楷模。如《史记·周本纪》载:3
宣王即位,二相辅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
古今以来又有多少君王即位之初不是朝气勃勃,宣告天下要励精图治?但又有多少个能持之到最后呢?大多都是最后自己腐败、以行动来否定最初的美好。
当然,周宣王也不例外。在位享乐久了的周宣王不再像当初要求毛公辅佐振兴国家。在柏杨笔下,君王的“绝对权力不仅产生绝对腐败,绝对权力也产生绝对白痴”。4
周宣王恰是如此。
末年,掘墓人周宣王的姬妾女鸠要和大夫杜恒相好,可是杜恒不依,哀怨的女鸠向周宣王泣诉,杜恒对我这个那个这个那个。绝对白痴的周宣王一听大怒就把杜恒囚禁,杀之。
杜恒临死前向天哀号:“我无罪而君王杀我,如果死而无知,那就作罢。如果死而有知,不出三年,我一定要让他知道他是凶手。”
三年后,谁也不记得杜恒的悲愤呼号。就在一天周宣王到野外打猎时,忽然间他看到杜恒的鬼影出没,周宣王和卫士们被吓得一哄而散。心惊胆跳的周宣王慌忙驾车逃走,杜恒在后紧紧追赶。杜恒一箭射出,正中惊慌害怕的周宣王的心窝,倒下死去。也许是吓死、或许心脏病爆发,不管怎样,周宣王为他胡乱杀人付出了代价。5
被射死、吓死、到底怎么死的这段历史,柏杨的《帝王之死》可当一说。
到底正史上怎么写周宣王之死?《史记·周本纪》只是一句话,“四十六年,宣王崩。”6
毛公鼎上的周宣王是如此战战兢兢要奋发图强。绝对权力久了就忘了当初的“约定”。可悲啊。
顺带一提,郑姓攀亲认祖的第一人,郑桓公是周宣王的弟弟、周幽王的叔叔、周厉王的小儿子也!
Nov 17,
2014 - PSK
1 林正仪-
总编辑:《故宫100皇帝的宝藏》。香港商雅凯电脑语音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2014年7月2版2刷,第14页。
2 方辉主编 惠夕平 文:《国宝档案》。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9月,第142页。
3 司马迁著 周文 等译:《史记》。团结出版社,2002年5月第2版,第44页。
4 柏杨:《帝王之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94页。
5 如上,第97
– 99页。
6 司马迁著 周文 等译:《史记》。第44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