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7日星期一

历史语言研究所


只是想来这里看一看,既然没能在里头梳理甲骨碎片或翻阅明清档案,那只能在外头拍个照,聊以自慰。

这么多年来,历史语言研究所对历史、考古和语言研究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单就殷墟发掘的成果就足以让世人叹为观止。

当年傅斯年就是要以科学的方法来发掘和研究中国历史,中国人自己来对本身的历史做研究,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

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里,他对科学与不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得出三个结论:1

第一:凡是能直接研究材料的学问,便是进步的;只以间接方式研究从前人所已曾研究过的问题,或从前人所创造的系统,而不是繁丰细富的参照所包含的事实,便是退步的。

第二:任何一种学问,凡能继续不断地扩张其研究材料的,便是进步的;反之,便是退步的。

第三:任何一种学问,凡能继续不断地改进其工具,便是进步的;反之,便是退步的。

这在当时可是重要的宣言。鼓励和支持挖掘地下考古、以科学的方法来整理国故,不要拘泥在传统历史学里打转。

历史语言研究所为当年国破家亡的多少学者留下一片天地来静下心来作研究,为所爱之工作贡献一己之力。

历史语言研究所 - 历史文物陈列馆

历史语言研究所 – 研究大楼门外

Oct 27, 2014 – PSK

1 苏同炳:《手植桢楠已成荫 - 傅斯年与中研史语所》。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201210月初版,第7页。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