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知道有人的名字里有“炀”,当时的反应是这个人到底是有问题吗?还是翻书太厉害,取了这字?或许是给算命佬骗了,还洋洋得意有了别人没想过的名字?
杨广,这富二代篡了守财奴老爸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理所当然地尽情挥霍天下财富和民力,还喜好滥杀,短短十余年就掘了自己和隋朝的坟墓。
这天怨人怒的暴君,谥号为“炀”,含义为“去礼远众”。丑恶的“炀”代表这独夫自以为是,逞一时享乐耀武扬威,为了自己荒淫,搞到天下大乱。
这“炀”,还是个名字吗?当然,除了这还有“桀”,还很多人为自己,为孩子取“桀”而得意。真是好笑。
抛开这些不说,“炀帝虽好文章,尤忌学者”。杨广很欣赏薛道衡的才华,打算留他做秘书监。薛道衡到了京城上了一篇《高祖文皇帝颂》,对死去的文帝极尽赞颂之词。想当然而,杨广一肚子不爽,对他人说:“薛道衡颂扬先朝,和《鱼藻》的用意相同。”1
因文章得罪了炀帝,不过还好暂时没事。只是最后七十岁的薛道衡还是逃不掉炀帝的鸡肚子眼,因其他言论而下狱“被自杀”,家属发配新疆。
可怜的薛道衡,遇上暴君,家破人亡。
又抛开这些不说,想知道《鱼藻》是说些什么。
《鱼藻》是《诗经·小雅》的一篇
鱼在在藻,
有颁其首。
王在在镐,
岂乐饮酒。
鱼在在藻,
有莘其尾。
王在在镐,
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
依于其蒲。
王在在镐,
有那其居。
果然,毛诗序:“《鱼藻》,刺幽王也。言万物失其性,王居镐京,将不能以自乐,故君子思古之武王焉。”2
只是吟来读去,也看不出这首诗有哪个地方思念周武王和讽刺周幽王呢?
Oct 09,
2014 - PSK
1 谢苍霖, 万芳珍:《三千年文祸》。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2002年1月出版。第195页。
2 程俊英译注:《诗经译注(图文本)》。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6年8月出版。第350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