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0日星期四

新山,回魂乏术了吗?


《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里有个小故事。

扁鹊路过齐国,齐桓侯把他当客人招待。有一天,他入宫拜见桓侯,说:“您有小病潜伏在皮肤与肌肉之间,如果不治疗,病情将要加重。” 齐桓侯说:“我没有病。” 扁鹊出去后,桓侯对身边人说:“医生喜欢功利,想拿医治没病的人来显示功劳。”

过了五天,扁鹊又来拜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血脉里,不加医治将会加重了。” 桓侯说:“我没有病。” 扁鹊出去后,桓侯很不高兴。

再过了五天,扁鹊又来拜见桓侯,说:“您有病在肠胃之间,再不治疗就会加重了。” 桓侯也不加回答。扁鹊出去后,桓侯非常不高兴。

又过了五天,扁鹊来拜见,望见桓侯就后退跑了。桓侯派人去问为什么这样。扁鹊说:“病在皮肉之间,汤剂和药烫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而病在血脉中,靠针刺和砭石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如果病在肠胃中,药酒的效果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但如果病在骨髓,就是掌管生命的神仙也对他没有办法了。现在桓侯他病在骨髓,所以我不敢请求为他治病了。”

五天之后,桓侯身体果然得了重病,派人去召请扁鹊,但扁鹊已经逃走了。桓侯于是就病死了。

齐桓侯讳疾忌医,不听名医扁鹊的劝告,以致易治愈的小病发展为大病,不治身亡。这则小故事启示人们,要想避免祸患,就应该在发现祸苗子时,及早防止;如果任其发展,势必酿成大祸,无法挽救。

多少年来,马来西亚位高权重的政客和警官们所发表一切对新山治安的言论就活脱脱像极了齐桓侯,答了无数“寡人无疾”这一句,推走了扁鹊。脑空肠肥的人民褓母还照板学了齐桓侯说:“报章就好报道耸动性新闻,小问题总来夸大,增加销量。” 马来西亚行政和执法机构的大脑逻辑思维之九流,可见一般。

扁鹊曾前后三次不厌其烦,诚诚恳恳地向齐桓侯提出劝告,可是昏昏然的齐桓侯是不能理解的。而齐桓侯还态度冰冷,甚至怀有敌意。这和已在哭泣的新山所受到的对待不也一样吗?多少年来,新山人不也提交治安请愿书,拉布条,要求在其位者,谋其事吗?有得到善意的建设性回应吗?有具体安抚人心的措施行动吗?   

看看,最近有太多橡胶议员在样板国会里,因没得到所谓的“党鞭”允许,拿了开会津贴,对公理是非不闻不问,噤不出声,没人敢举手赞成林吉祥提出的新山治安辩论紧急动议,好不羞耻。而新山治安问题在多年前已渐渐败坏至现在这个地步。这些年来,政府官僚不了了之的态度,以致治安溃烂,无论白天或黑夜,走在新山街上,人人莫不惶惶,犹如惊弓之鸟。

其实,扁鹊和齐桓侯这故事,在《韩非子 喻老》里也有叙述,韩非在故事之后,还有这样一段话:“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早从事焉。” 说明一切祸患都有其发生,发展即由小到大的渐变过程,应该及早消灭它萌芽状态之中。(注:腠理:皮肤的纹理)

从过去的每天例行上演的破屋行劫,攫夺害命,掳人索钱到后来的先劫后奸,大多都案案未破,刑事调查缓慢,被控上庭的也拖个三五年,因为,要么证据不足,要么庭期排不到。熟不知,迟来的正义,已不是正义。上至民意代表,下至地方员警,从多年前星星之火的只眼开,只眼闭,到现在的燎原之火,还一副死猪不怕滚水烫的模样和大无畏的精神,继续打盹,喃喃呓语。

看来,这已不是简单的呼吁警察总长关心,简单的派个几百名警员南下,简单的警队体制改革问题,而是整个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体制改革问题,唯有如此,新山和马来西亚才有希望从糜烂沉沦中回到正轨。聪明的你我,应该明白了,怎么样善用那手中可怜丁点五年唯一一次的民主权力一票了吧!

真心希望,新山治安问题还没病到骨髓,要不,就算把扁鹊,华佗,孙思邈和李时珍凑在一起,也回不了新山的魂。

(登于2007625日,回应新山居民携手拼治安令人欣慰


August 09, 2017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