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星期日

读《重探抗战史(三)》

读了《重探抗战史(三):抗战与中国之命运》后,对蒋介石在抗战中领导军民之艰苦卓绝更为了解,可谓一人敌一国。若不是蒋介石领导国民政府在苦撑待变,换做他人想必早早就和日本妥协,那么二战历史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这本书里仔细探讨了汪精卫叛变国民政府后的心理变化,以为牺牲自我可以为中国带来和平,想不到的是日本却把他当作是傀儡,最后落了个汉奸之臭名。另外,这本书也有特别一章讲述伪政权下的政治运作,可以为以前写的〈钱穆回到抗战时的苏州〉作补充。

小时候知道抗战胜利后的“以德报怨”。蒋介石这策略让日本能够重生。可是不知道原来蒋介石最担心的是对日军突然投降而国军远在西南,中共就要顺手摘“胜利果实”(又是学俄共)。原来战败投降后,是日军在维持秩序和拒绝向中共投降而能让国民政府接收大部分城市和主要交通枢纽。这也是在以前对蒋介石能这么快宽恕日军和岡村宁次感到不解。蒋介石也因急于解决东北问题而只是象征性派兵进驻日本和拒绝苏联割据日本,也让日本没重蹈朝鲜半岛和德国分裂悲剧。

对于中共在后方的所谓“作战”,大陆学者不能写说一国里竟有另一个武装集团,而这武装集团竟唯外国势力(俄共)马首是瞻!只能委婉写说中共在敌后方牵住几十万日军。殊不知读者在字里行间也可以读出中共确实在抗战时的逃避、到底是谁躲在窑洞里逍遥快活和与外国势力勾结出卖民族与国家。

另外,第八章的〈重探战时对外关系〉执笔之一是林孝庭。之前在〈开罗会议〉〈罗斯福要干掉蒋介石〉里就对林孝庭在史料解读取舍存有疑惑。这章节里对蒋介石和幕僚在开罗会议的表现也采取一样的解释,完全无视齐锡生在《剑拔弩张的盟友——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中美军事合作关系(1941 – 1945)》里的研究结果。

最后是主编郭岱君在后记里写道,1

     当年中国对日本,是明知不能打,但因处于被动,不能不打。而今日的大陆却是明知外国欲以台湾作为围堵中国的诱饵,却仍与之起舞,步入陷阱。未免落入外国计谋,两岸应不容外国以台湾为乌克兰。因为,两岸若不能和平竞合,中国就不可能和平发展。两岸相互残杀,中国即可能掉入国际围堵的陷阱,犹如今日俄罗斯。

     大陆须避免使台湾问题成为国际阻滞中国崛起的杠杆,台湾则应避免使自己成为国际围堵中国的诱饵。俄罗斯与乌克兰必是两败俱伤的结局,两岸切莫走向玉石俱焚。

且不说俄罗斯是否那么愚蠢至“被动”被外国利用“起舞”来发起对乌克兰战争。事实是中国到处耀武扬威、咄咄逼人,妄想改变国际秩序,而端出的新规则却是独裁和极权。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蒋介石就苦心告诉日本军阀,中日合作才是亚洲发展的正途。对中侵略只会让“外国势力”得逞,中日最后一定两败俱伤。可是这一番劝告对那军国主义狂热的日本有作用吗?对比现在,一厢情愿地告诉那自恋的大国崛起狂热独裁者,不要掉入国际围堵的陷阱,岂不可笑?若台湾不是于外国势力是有价值的“诱饵”,大陆早早就完成了统一大业了,全部寻衅惹事的台湾人集体被押去再教育!

读史写史,不一定有史识。

Nov 02, 2024 - RC

1 郭岱君 主编:著者:肖如平、岩谷将、林孝庭、洪小夏、张世瑛、郭岱君、陈立文、鹿锡俊、黄自进、嵯峨隆、杨天石、潘敏、苏圣雄  中日文翻译:Kanou Seikichi《重探抗战史(三):抗战与中国命运》。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2212月初版,20234月初版第3刷。第531 – 532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