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故事书里读到
九州生气持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1
就对这首诗的作者,龚自珍印象深刻。
这几天在琢磨他于作诗同年,道光19年(1839)写的《病梅馆记》2。
在这篇短文里,龚自珍写说天下文人画士喜爱那些被人工扭曲的梅花,而不是那些正常健康成长的梅花。为了得到这些“夭梅”和“病梅”,明白告诉那些卖梅人,就是要那些被剪裁、 砍掉嫩枝、除去笔直枝干,才是能卖得好价钱的梅。结果整个江浙地区的梅都变成病梅。为此,龚自珍买了300盆病梅,毁掉花盆,解开捆绑的绳子,把病梅栽种在土里,自许5年就能恢复梅本来该有的样子。只可惜龚自珍2年后就遗憾离世。
《病梅馆记》为龚自珍讥讽清代统治王朝钳制思想,束缚人才,只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病梅”的短文。道光19年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前夜,清朝政局糜烂、当朝士大夫浑浑噩噩、文人百姓唯科举八股、上是歌舞升平,下是天灾人祸,只待有心人戳破还在沉睡美梦的大帝国。
在一个极权独裁的国家,为了奴役人民而不惜用强压手段灌输“朕即是国,国即是朕”的流氓教育。个人不被允许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只可以依照僵化教条规矩地活在这世上。社会充满这些夭梅和病梅,不是庸庸碌碌就是唯唯诺诺,一切皆上是从。
传统意义上的皇帝在天怒人怨之际还会假惺惺下个罪己诏。一百八十多年后,龚自珍的九州还是一样的“万马齐喑究可哀”。一个剥光衣服坚持当皇帝的小丑在捅出了大祸后不下罪己诏也罢,竟然寡廉鲜耻地开庆功大会宣传自己“创造人类文明史奇迹”。之后还变本加厉推动党内党外洗脑教育,除了入脑入心入魂似的日月神教,就是从幼稚园至大学甚至工作了都要抓牢正确政治思想工作,病态似地奴化人民。
在专制制度下,任何“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都是枉然。所谓的人才在思想被禁锢下只能受“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的下场。人才只能是在“坚持人民当家做主”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便能做到“两个维护”。
龚自珍时代的病梅现象到了现在还是一样,没有丝毫改变。
Sept 24,
2023 - RC
1 张晓林:《中国历史故事——清》。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6月北京第1版,1989年北京第3次印刷。第161 – 163页。(扉页写着,购于1990年11月10日)
2 陈振鹏,章培恒主编:《古文鉴赏辞典》下。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2003年6月第9次印刷。第1996
- 1999页。孙钦善赏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