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班固的《汉书》被许多人认为是部优秀史学创作。也因为创立断代史写法而被后人将他与司马迁同等赞誉。直到读了吕世浩的《从〈史记〉到〈汉书〉——转折过程与历史意义》才真正了解《汉书》与《史记》在史学上意义的不同,和两位作者对于春秋笔法与当代史的写作高下之判。
这本书叙述了因为汉廷要消除《史记》对其不良影响,必须另写一部汉史取而代之,而这就是明帝命班固撰写《汉书》的根本原因1。也就是说,《汉书》创造了断代史体,其用意非学术考量,而是政治考量2。这根本颠覆了对《汉书》作为一部被后人高举为典范的看法。吕世浩也从班固个人官宦生涯中大力抨击其为人品低下,为了富贵不惜谄媚高攀权臣,最后落得死在狱中的结局。也因如此,《汉书》里很多地方都为汉廷掩饰,不惜为了汉朝的千秋万代而歌功颂德。也从吕世浩的解读里,了解更多《史记》中对当代史的微言大义,不惧压力而讥刺当权者。
以前以为因为有断代史接续地写,才能把中国这么长的历史这么“无缝”到今天。可是吕世浩认为,作为第一部断代史,《汉书》的史学价值远逊《史记》。他写道,
……班固《汉书》为遵显汉室而割离古今,使当代史之传统不复再现,从此中国史学述古不论今,成为残缺不全之史学,后世遂以史学为古代掌故之考记册也;其又避重就轻,令史学由论道得失,转为究个人私德,后世遂以史学为个人善恶之品评簿矣。《汉书》纵有一二所长,亦是功不补患。后世中国史学,既不敢写当代史,又不知论治道,遂失面对当代论治之真传统与真精神,其始作俑者即是班固。3
对《汉书》的评价之低,还是第一次读到。
June 28,
2023 - RC
1 吕世浩:《从〈史记〉到〈汉书〉——转折过程与历史意义》。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12月初版,2017年2月初版6刷,第287页。
2 如上,第292页。
3 如上,第325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