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仔细阅读关于在满清朝贡关系下的李氏朝鲜政府如何眷恋明代的一切美好,觉得非常诧异。这在以前都没发觉,或是说都没了解原来朝鲜和明清两代的关系如此密切。
这几年是读了葛兆光的《宅兹中国》和《想象异域》才对李氏朝鲜有些明白。后来在网上买了《眷眷明朝》,就更加深入了解这个关于朝鲜士人对于野蛮人创立的满清政府,他们是打从心里看不起。在往后的两百多年里还在怀恋明朝的好,可是易代后的汉人早已在残酷镇压下归顺。剃发易服的汉人,让这些朝鲜士人看了无不发出“所思者在乎明朝后无中国耳,仆非责彼(指中国人)之不思明朝,而责其不思中国耳。”的嗟叹。1
在读这三本书时的更大发现是,原来朝鲜对万历帝的援朝抗倭之助是非常感恩。以致朝鲜士人与清人交流时有这么一段话。
余曰:“我国于前明有再造之恩,兄辈曾闻之否?”皆曰:“何故?”余曰:“万历年间,倭贼大入东国,八道糜烂,神宗皇帝动天下之兵,费天下之财,七年然后定;到今二百年,生民之乐利,皆神皇之赐也。且末年流贼之变,未必不由于此,故我国以为由我而亡,没世哀慕,至于今不已。”2
以前只是知道万历帝为了这武功,替已摇摇欲坠的大明帝国再挖了个洞,可不知原来还有如此典故。后来再翻书找寻关于这渊源,樊树志就说了比较不同的看法。
神宗决策两次东征御倭援朝,是及时的果断的,否则不仅朝鲜不保,而且辽东、山东及东南沿海将永无宁日。这场战争虽然耗费了明朝巨额财力,却换来了边境的长期安宁,其意义又是不可低估的。3
话说回来,可是在与明代那两百多年的朝贡关系里,其实朝鲜也是吃尽苦头。尤其在那贡人、贡品和招呼明朝太监御使的到来,很多时候都是在羞辱李氏朝鲜政权。
无疑,明朝与朝鲜关系中最为肮脏败坏的问题是始于元朝而一直绵延不断的人口交易——人贡。帝国,虽无定规,但都征调小孩入宫:女孩纳入后宫,男孩当太监。通常每次征调的数目不多,但这种交易本身却是重要的,朝鲜方面的记载表明,朝鲜人对此痛苦不堪,难以忍受。朝贡关系中没有哪一个方面像人贡那样显示出朝鲜对中国皇帝奴役的卑躬屈膝,或中国对其忠顺的邻人的蔑视侮辱。4
还好这惨无人道的人贡在1436年(朝鲜的记载是在1435年)被明英宗终止了5。也就是说,8、9岁的明英宗刚登基就遣返了这些离乡背井的朝鲜妇女,这应该是他那太皇太后的德政吧。
其实除了不要这些可怜的朝鲜妇女再如此凄惨,明英宗也替他朱家积了很多阴德。那就是在他临终前,嘱咐他儿子“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6从这以后,再没有了无数无辜女孩为了那死去的皇帝陪葬。所以除了错杀于谦和土木堡之变下的几十万冤魂,明英宗还是有点人性。
又话说回来,在清代出差的朝鲜士人对明朝的念念不忘和对这蛮夷统治下的中国是如此鄙夷,这是以前读书没发现的。不知道原来在中国的另一头有这么一群人还在思念明朝,而且如此轻视丢了程朱理学的汉人。
最后想说的是,《眷眷明朝》的作者还是整个书橱里最年轻的。第一次看到作者的介绍,还以为有字误,真的是要认老了。
Jan 10, 2017 – TAD
1 葛兆光:《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中华书局,2014年1月北京第1版,2014年8月北京第2次印刷,第30页。(转载洪大容:《湛轩书》内集卷三《直斋答书》。)
2 吴政纬:《眷眷明朝——朝鲜士人的中国论述与文化心态 1600 - 1800》。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1月,第62页。(转载洪大容、李德懋:《乾净衕笔谈·清脾录》)
3 樊树志:《万历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2003年12月北京第5次印刷,第247页。
4 杨品泉(译),唐纳德·N·克拉克Donald N. Clark:《剑桥中国明代史·明代中国与朝鲜的朝贡关系》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64 - 265页。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8, The Ming Dynasty, 1368 – 1644, Part 2 edited by Denis
Twitchett and Frederick W. Mot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5 如上,第266页。
6 (清)赵翼撰 曹光甫校点:《廿二史札记》。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11年12月第1版,2011年12月第1次印刷,第676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