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和大学读到关于力学物理时,老师也没说起牛顿对此有何贡献,只是那套上牛顿名字的三大定律还是牢牢记在心中,可是不能完全明白定律那背后划时代的意义,以为没什么特别。(就和虎克定律一样,数学演算,找到答案就好了。)
后来知道在17世纪的牛顿,能为万物宇宙运动找出一条条的规律、能为光学开创出新知识、发明微积分。这任何其中一项“惊鬼神”的成就都能为他留下不朽身影。
只是奇怪的是,牛顿在剑桥时是如何获得数学知识?神学和语言学已占了他大部分的学业时间,自修已是必然之路。在大学时,年纪轻轻的牛顿独自发展出微积分,这显示出他是个了不起的天才。
再说25岁不到的牛顿用稜镜所做的分光实验,为人们展示出用科学精神追寻大自然奥秘的典范。后来的《光学》一书,也为世人开启对光的理解。
后来45岁不到的牛顿在18个月里独自完成《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一本科学巨著。这本艰涩难懂的书改变了人类对万物运动的了解,直接开启了工业革命大门,毫不夸张可以说若不是牛顿的科学天才,人类不知要落后多少世纪。
Michael White 说:
《原理》为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其后的一个世纪内,创造了持久且真实的人类文明演变。若没有这样的了解,大自然的各种力就不会获得利用,而这正是工业革命的成就:它将人类从黑暗中、从对大自然的奇想中,拉往科技时代,拉向操控宇宙之力的时代。1
很难想象,若牛顿把花在炼金术和对圣经末日预言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科学和数学的研究,那他的成就可要不知还有多巨大。
虽然牛顿对科学的贡献是无可衡量,但他在去世前不久,他对自己的成就竟是如此谦逊,他说:“我不知道自己在世人眼中是什么形象;但是对我自己而言,我只是像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时不时为了找到一块更光洁的卵石和一枚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雀跃,却没有发现面前真理的浩瀚海洋。”2
与牛顿同时代的诗人波普(Alexander
Pope)这样描述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自然和自然的定律隐藏在黑暗里,
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变得光明”3
March 16,
2015 - PSK
1 陈可岗(译) Michael White:《牛顿传·最后的炼金士》(Isaac Newton: The Last Sorcerer)中信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第281页。
2 陈明璐、李麟(译) Gale E. Christianson:《牛顿·万有引力
光学 微积分》(Isaac Newton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世潮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5月初版,第165- 166页。
3 张卜天、戈革、王克迪、范岱年、许良英等(译) Stephen Hawking 编/导读:《彩图版·站在巨人肩上》(The Illustrate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7月初版,第158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