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

读《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在《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里,第一次读到鸦片不是导致中国白银外流的唯一和主要因素,这对我来说是完全新的看法。

林满红在书里引用了大量数据来证明她的论述。其中为

     尽管在1856 - 1886年间中国鸦片进口值增加了一倍,因世界市场有利于中国丝、茶的出口,本期白银的流入量为6.91亿银元;与之相反,虽然在1808 - 1856 年间鸦片的进口比19世纪晚期少,但同期中国却有3.68亿银元的白银流出国外。1

因此作者认为是因为19世纪前期中国丝和茶在世界市场的萧条和世界金银减产而导致白银流出,最后更结论为“即使中国进口更多的鸦片,也不会爆发鸦片战争”。2

“即使中国进口更多的鸦片,也不会爆发鸦片战争”是有待更多的证实。最算没有世界金银减产和丝茶的出口减少,英国还是会为了更多的通商港口而和清政府接洽谈判。根据以往清帝国唯我独尊的文化主导,广州通商应该已是中华大帝为夷人给的最大通融,这还不包括英国想要的补给地,香港还是其他小岛。所以,或早或迟,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另一方面,作者认为是拿破仑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导致19世纪前期全球金银供应减少,而这也导致中国出口品的世界市场萧条3。可是全没全面论点来告诉我们为什么中国的丝和茶在全球或是英国会需求减弱?难道就只是金银供应减少吗?尔后是什么原因导致世界市场对丝和茶有如此大的需求?这本书里找不到答案,以后在其他书找答案吧。

作者为了完成这本书翻阅了大量的文献和几个世纪的各国海关进出口数据,把19世纪的中国放在世界经济和政治版图来看银贵铜贱的问题,可是一大不同的观念冲击,这是读了这本书的最大收获。

June 30, 2015 – PSK

1 林满红,詹庆华等译,林满红:《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China Upside Down: Currency Society, and Ideologies, 1808 – 1856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11月,第265页。

2 如上


3 61页。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