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魏晋南北朝历史都离不开各利益集团间错综复杂婚姻、种族、文化、宗族、门阀和地域关系。很多学者向来解释这一段几百年的政治斗争都遵循陈寅恪开创中古史的典范。可是王怡辰在他1994年取得历史学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到2005年增补修改出版的《东魏北齐的统治集团》里为我们仔细梳理当时政治博弈中,试图解释这一切不一定就是“胡汉冲突”一简单解释,其中更多是利益相关者为了维护自身权力而进行的布局。
这本书读到更多以前不了解的北齐中枢历史。其中就有北齐政治前期拥有晋阳和邺城两个中心,而当时的军事和政治勋贵都在晋阳,没有晋阳权贵和娄太后的支持,皇位是坐不稳的1。东魏北齐历史里,只有高欢能驾驭全部利益集团,后来的北齐君主因晋阳势力,就试图建立邺城军事势力以保皇权。可是只有到了王朝末期,在各个地方利益集团相继击破后,邺城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权力中心。可惜到了这一步,北齐也已溃烂至无法收拾。
这本书也提到关于高慎叛逃北齐的故事。以前都是讲述高慎因妻子被高澄调戏而萌生叛意。作者认为高慎叛逃可视为河北坞堡勋贵对高欢意欲整肃他们的反击。而高欢高澄父子回应此事,也是精心计划和和打击河北坞堡勋贵的其中一步。2
虽然北齐历史很短,可是当第一次从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读到隋唐典章制度很多都是源自北齐,可是错愕不已。因为之前都是认为隋唐制度想当然尔是遵循北周。北齐如此荒唐,那可有什么制度好讲。所以当年在台湾书局看到这本书时,就买了下来,希望能更好理解北齐政治,而不是一句“短命荒淫”就带过这不怎么让人看重的一段历史。
March 10,
2024 - RC
1 邺是政治中心,云代(晋阳)是军事中心。“从东魏天平元年(公元534年)至北齐承光元年(公元577年)的43个实足年数之中,高氏执政者共穿梭37次,驻在晋阳的时间约29年,在邺都的时间约14年,在晋阳时间为在邺都时间之倍,所有的高齐皇帝皆在晋阳即位,如果继承者原不在晋阳,亦趋赴晋阳登基。”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7月2版,第92页。
2 王怡辰:《东魏北齐的统治集团》。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10月1刷,第179 –
183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