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些书读到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后到淞沪会战间与国际列强互动,每每希望列强能斡旋中日冲突或是想要“以夷制夷”。可是碍于列强算计和内乱未靖,常不能抑制日本日益膨胀的野心,结果日本竟一路把蒋介石推到“最后关头”。
在李君山的《蒋中正与中日开战(1935
– 1938):国民政府之外交准备与策略运用》,作者全面描述蒋介石在日本对中国步步进逼下如何在国际间做最大努力,借款也好、希望列强主持公义也罢,都是想要做最好准备,把战争拖到最后。结果竟因为苏联不愿可能的两边作战,第一个在中日开战时军援(不是无偿的)蒋介石的列强,无不希望蒋介石能够拖住日本而不能进攻苏联。最后也是苏联,为了自身利益与日本签署《中立条约》,中断军援,中国也陷入真正意义上的孤军作战。
正如很多书所分析,在淞沪会战末期,蒋介石为了国际在九国公约会议上能仲裁和制裁日本而牺牲了战略部署,导致后来溃败。之后的南京保卫战又再寄望于国际干涉和苏联出兵,结果重蹈覆辙。接下来的四年,中国艰苦卓绝独自抗战,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联盟作战。
假设蒋介石七七事变后妥协或是投降,国际继续绥靖,日本更加狂妄无忌,想必苏联远东和美国阿拉斯加也不能幸免。所以和侵略者谈判无疑是饮鸠止渴,只能把侵略者完全打败,赶出占领国土为止,这样才有和平的希望。
May 29,
2022 - RC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