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而认识李峰。对他以渊博的考古认识和在历史事件描述时配以清晰明了的地图地理形势,赞叹不已。所以知道出版了他另一本关于中国早期历史的著作,《早期中国社会和文化史概论》,赶快就上网买了下来。
在这本面对西方读者的书,他以一贯的写作手法;大量的考古发现加上西方汉学家或是华人学者的英文著作为我们整理简单叙述早期中国到汉末的历史文化和思想。不由得不佩服作者似乎很轻松可以信手拈来很多地下挖掘出来的文物加以厘清传世文献中论述。因为这本书主要是高年级大学生、研究生和非专业人士的入门书,所以书中很多文章对当中历史有一定认识的读者来说都是老生常谈,可是如何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千年历史,还是不容易。非常愉悦地读完这本书,这要感谢译者高深功力,如没有如此流畅的译文,这本书就要大打折扣了。
可能李峰专业不是在汉代历史,所以他讲到王莽新朝覆灭的原因时就引述毕汉思对王莽败亡的观点;
王莽统治的末期,黄河几次决口,造成大量人民死亡。同时干旱和蝗灾也在蔓延,从豫东鲁西开始,很快地遍及中原各地,乃至侵入西方的渭水流域。1
李峰认为王莽政权从一开始就面临合法性的问题,所以后来的天灾促成新朝的覆灭。其实余英时在1956年和1979年增订撰写的《毕汉思(Hans Bielenstein)〈王莽亡于黄河改道说〉质疑》2已经运用了大量证据来说明,所谓的黄河水灾在王莽末期不是特别严重,在极端干旱和严重蝗灾面前根本不足比较,所以水灾不是造成新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只是好奇,为什么李峰没有采取余英时的说法。
June 22,
2021 - RC
1 李峰著 刘晓霞译:《早期中国社会和文化史概论》。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20年1月初版,2020年7月初版2刷,第340页。Li Feng, Early China: A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New
Approaches to Asian History Book 1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Bielenstein,
Hans. The Restoration of the Han Dynasty. Stockholm: Elanders
Boktrycheri Aktiebolag, 1953. 154 - 156
2 余英时:《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8月初版,2014年7月初版第10刷,第185 – 202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