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泓的《二十世纪中国的明史研究》,附录他关于张显清和林金树的《明代政治史》书评,还有赖建诚的《边镇粮饷——明代中后期的边防经费与国家财政危机,1531-1602》和何炳棣的《明清社会史论》序言,才定下心来好好读这三本书。
《明代政治史》搁在书橱已经很久了。其实很多年前就翻阅这本书了,只是读了第一二章就读不下去了,为什么?因为作者用了大量“中共式的马克思思想词汇”来讨论明代的社会阶级,乏味至极。由于徐泓的书评推荐,重读这本书而获得意外收获。
书中对明代的内阁制度发展有很条理和清晰解释。也因为这本书,而延伸去重读胡吉勋的《“大礼仪”与明廷人事变局》。这两本书都再一次认为因为嘉靖皇帝的缘故而导致内阁权限凌驾于六部,不再是平行对等。
而《边镇粮饷》则是因为在网上读到几篇书评关于作者对明代财政数据解读有误而兴趣大减。不过还是要佩服作者从一堆堆明代书中的数字列成表,此等功夫很耗心力。
《明清社会史论》是第一次阅读何炳棣的作品。在没有电脑的50、60年代,作者如何从那浩瀚的史料里找寻资料?作者解读明清社会上下流动的原因和结论都让人惊叹不已。而这本也是至今读过最流畅和完全没有理解窒碍的一本中译书。还有徐泓一一翻阅书中的原始文献,并能找出和原书的不同,这等翻译工作不是常人能任。除此,徐泓身为明史专家对这本书的译注,对读者了解原书帮助很大,也让《明清社会史论》中译本更为完善。
这三四个月读了这几本书,看来可能有一段时间不再碰明史了。
April 27, 2018 -
ESGOK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