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7日星期三

《光绪传》里的红色文字



很难想象在新颖设计书籍包装下的《光绪传》里可以读到这么多的反帝反资本主义文字。后来才知道这本书完成于上世纪,这还能了解。

虽然很多旧书有如此“革命化”的遣词用字,可是读来还是有点不习惯。

光绪二十年春,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运动。由于历史上形成的中、朝关系,清政府于光绪二十年甲午五月(六月),应朝鲜政府所请,派出直隸提督叶志超率兵赴朝,协助朝鲜统治者镇压。就清政府所采取的这种行动的本身来说,固然具有无可否认的反革命性:……1

光绪帝在表明主战的同时,就特别注意依靠本国力量(当然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2

当中国援军开进朝鲜境内时,“朝民以王师至,欢迎夹道”,体现了中朝军民的手足之情。3

刘坤一升任两广总督后,既赞成设厂造船炮,又把学习外国视为“变华为夷”,似属洋务派的右翼。4

最夸张还是这里,

显然,这种“持久”战略,并不是建筑在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之上的人民战争战略,实际上他们也不可能提出这种思想见解。在文廷式等人的思想中,其“持久”的主张还包括消极固守的含义。然而,当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5

作为一个中国君主,从维护其“社稷”出发坚决抵抗侵略,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显然是反映了中华民族不甘屈服于外国侵略者的民族气节,其爱国性是鲜明的。6

深受欺凌的中国应向何处去?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和爱国知识阶层要求的维新之士康有为,……7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往往是超阶级超时空的。8

当年作者在写这本书时不可能神准预测到有后来的习主席,可是在这本书还是引用了习仲勋的一句话。“由于长期封建社会的影响和千百年来的小农经济的局限,使得保守的惰性相沿成习”。9

《光绪传》引用了大量资料来编写,从故事的编排和对主角的同情都可以看得出作者的用心。可惜有些事件还是疏漏掉了。譬如在黄海大战前李鸿章为光绪帝上的奏章,叙述海军的劣势和为什么不能开仗的苦衷,可惜没在这本书提到,只简单说李鸿章为了“保船”,抗拒光绪帝的作战方针,造成后来的惨败。10

另外,在戊戌事变前光绪帝带给康有为的衣带诏是不是已经过篡改?作者还是采用康有为版本。对于这事件,待以后有更多书籍再来研究。

不过总的来说,《光绪传》还不失为了解光绪帝的一本好书,值得一读。

June 20, 2017 - TAD

1 孙孝恩  丁琪:《光绪传》。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初版一刷,19996月,台湾二版一刷,20153月。第163页。

2 如上,第169页。

3 如上,第187页。

4 如上,第232页。

5 如上,第260页。

6 如上,第268页。

7 如上,第289页。

如上,第471页。

9 如上,第474页。习仲勋《发扬“五四”光荣传统做最富有创造精神的新一代——在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8454日《人民日报》。

10 如上,第195页。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