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1日星期六

陈寅恪向中共靠拢?


在读余英时的《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里知道有冯依北*这一号中共写手,不过却没读过他撰写反驳余英时的文章。其中最广为人知应该是冯文中留给我们极珍贵的一条历史材料,就是后来余英时考证了陈寅恪在1959年写的门联。这门联原来是讥刺中共大跃进的疯狂政策,原不是像中共几十年来被蒙骗唬弄还不知,沾沾自喜地自以为是陈寅恪靠拢的证据。

在《陈寅恪晚年心境新证》里,余英时对冯文提到陈寅恪被中共任命为科学院的学部委员、人民政协委员和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为陈寅恪向中共政权认同的证据,根本不想反驳和“挑剔”1。若根据中共官方发表的名义来构成陈寅恪曾向中共靠拢,这是大笑话吧。

就在1984年的《文史互证·显隐交融》,余英时已非常肯定和拿出第一手资料来证明陈寅恪不可能参加中共的“人民政协”。余英时在陈寅恪于1949年写的〈报载某会有梅兰芳之名戏题一绝〉(己丑)。诗曰:

蜂户蟻(原注:音娥)封一聚塵,可憐猶夢故都春。
曹蜍李志名雖眾,只識香南絶代人。

余英时认为这首诗就是讽刺那些所有“靠拢分子”参加19499月在北京召开的“人民政协”,所以陈寅恪怎么可能在后来参加所谓的“人民政协”呢?2

而汪荣祖却不认同余英时的看法。他认为陈寅恪不会那么“激戾”在诗里骂人,有失陈寅恪的“敦厚”性格。不过汪荣祖还是以为陈寅恪至多把那些参加“人民政协”的人为政治小人物和政客,不屑吧。3

1995年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披露了中共广东省高等学校委员会书记,冯乃超在1956118日提到陈寅恪答应参加全国政协。而在124日的《人民日报》也刊登了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特邀委员名单,其中有陈寅恪的名字。不过陆书还是说了,陈寅恪没有赴会。4

只不过香港中文大学在2008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沈志华还是写错了陈寅恪出席1956年初的“政协会议”。5

纵观陈寅恪对中共的态度,以他这么高和深的史识见地,根本不可能向中共靠拢。陈寅恪应该是上世纪地球最硬花岗岩脑袋的知识人吧。

Oct 29, 2015 – PSK

*王震邦的《独立与自由——陈寅恪论学》里说冯衣北为刘斯奋笔名,还著有以钱谦益和河东君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曾长期担任中共宣传文化官员。(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7月出版,第21页)

余英时:《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初版,2013年二版三刷,第128页。

2 如上,第174 – 177页。

3 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42月初版,20131127刷,第290页。(原载《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8512425日)

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北京第1版,第155 – 158页。

5 沈志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思考与选择——从知识分子会议到反右派运动》第三卷·1956-1957。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出版,2008年第1版,2009年第2版,第59页。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