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看了林满红的《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里对银贵铜贱问题可能是部分原因导致太平天国的兴起1,转而对太平天国历史想知道多一些。
专心仔细读了普拉特Stephen
R. Platt所写的《太平天国之秋》,才真正了解到估计有七千万人死于这场动乱(高于广受认可的两千万到三千万人)2。可见乱世当中,人命如草芥,千里赤地。可是引起兴趣的却是黄宇和导读里的其中一段。
黄宇和认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事前通过谈判来迫使清廷取消厘金的尝试失败。而厘金又是导致茶叶出口成本大涨,直接影响其在英国的售价,严重伤害英国人上下人等的生计。故打败了清廷之后,茶叶免厘金而保护了英国经济,所以黄宇和认为这在中国不如何惊天动地的厘金在国际局势竟然引起如此轩然大波。3
为了这段话去翻阅了关于厘金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
咸丰朝是经济紊乱,财政困难的年代。远因不说,近因就是太平天国动乱导致中央政府收入大减,而为了打仗,地方军就得广开财路才能自保,而厘金就是这样产生。
厘金在1853年10月创立于江苏扬州,设卡向通过的货物抽税。后来发现财源滚滚,1855年创立湘军的湖南开始抽厘,之后江西、湖北也仿行4。茅海建认为如没有厘金的支持那镇压太平天国是难以想象的5。厘金挽救了清王朝的危亡,可是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之一?
郭廷以说在1854年2月英国政府训令新任驻华公使兼香港总督要求中国实行修约,总共有八个要点,其一为进出口货物不得征收内地通过税(厘捐)6,这里问题就来了。厘金才刚实行一个局部地方,英国怎能就这么快发现厘金对茶叶出口的危害呢?翻阅了很多书都没说是什么原因,可惜。
果然英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获利就是“合法贸易”的大开放。就如“悬挂英国国旗以逃避本地关卡课税……又伪装本地船只以逃避海关课税。”7
就如英国人所愿,“获得免厘金税的过境通行证的外国商人成为内地中国商人的庇护人”。8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里没说明到底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重要原因是不是因为厘金,只是泛泛说了列强企图通过修约(南京条约还有其他条约)来增进它们在中国的利益。9
所以黄宇和之说是为一新,为他人没论述过。是看太平天国历史的意外收获。
July 01, 2015 - PSK
1 林满红,詹庆华等译,林满红:《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China
Upside Down: Currency Society, and Ideologies, 1808 – 1856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2页。
2 黄中宪(译)史蒂芬·普拉特Stephen
R. Platt:《太平天国之秋》〈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卫城出版,2013年5月初版一刷,2013年7月初版四刷,第416页。
3 如上,第10页。
4 茅海建:《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4月出版,第122-
125页。
5 如上,第130页。
6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19页。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条约制度的形成》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2006年12月第2次印刷,第255页。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10, Late Ch’ing, 1800-1911, Part 1, edited by John K.
Fairbank and Kwang-ching Liu@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8 如上,第256页。
9 如上,第2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