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5日星期一

两位物理学家对六四的态度


最近读到余英时在1992613日写的《〈六四过后〉的浮想》,里头有一段话讥讽当年一些物理学家为中共提倡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出席在六四前夕于北京召开物理学大会,而余英时“深深为物理学大会图文并茂的报道所吸引,几乎忘记还有“六四”这样一个节日了。”1

余英时还说这些物理学家,“特别是戴著桂冠的,其地位之尊崇恰好和汉武帝时代的公孙弘相当,绝对有拜相封侯的资格。”2

为了知道到底谁是“戴著桂冠”的物理学家,怀疑可能是杨振宁,翻了《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可惜没有杨振宁在1992年六四前夕的记录,只有一张照片关于他在1992年,南开大学为他庆祝70岁生日而在演讲中谈到母亲最后的生活和去世,悲从中来而痛哭失声3。还有前扉杨振宁与作者1992年于山西太原的合照。

在有限的资料里没能找到更多关于那一场物理学大会的细节和有哪些物理学家参与。

杨振宁在回答1998109日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刊出的其中一篇文章里对他发了一个问题时可看出他对于六四的看法,

    对于这件事我不愿意公开表示意见的原因,也是因为当前中国政府的基本立场其中有一些真理。这些真理是,如果没有发生流血,中国将陷入大混乱的局面,一九八九年以后所有经济的进展都是不可能的。在这个说法中有著一个重大的真理,但是却常常被认为是荒谬的或者是一种宣传。4

而在六四后躲避在美国大使馆内的第一号通缉犯,方励之在1989611日起草的一份“避难时的陈述”最后部分分析认为:

    这次学生运动总体来说是一次非常纯洁的、富有理性的、争取民主的运动。它震动了国内各阶层的人民,震动了海外所有华人的心,也震动了整个世界,彻底扫除那些认为“中国人不要民主,中国人不懂民主”的论调。……5

也许我们不能苛刻别人对六四有偏好看法,但是方励之在六四刚发生不久混乱时候却有着清晰和理智的头脑,也为后人立下了知识人在国家非常时刻时处事为人最好的典范。

May 25, 2015 - PSK

1 余英时:《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东大图书公司出版,19959月初版,第154

2 如上,第153 – 154页。

3 江才健:《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1030日第1版,第390页。

4 如上,第373页。


5 方励之著,李淑娴校订:《方励之自传》。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430日第1版,第32页。

2015年5月14日星期四

电子双狭缝实验


之前在很多书和网上读到有关电子双狭缝实验的臆想和设计,往往不是语焉不详,就是不明白到底单一电子干涉实验要如何进行。直到读了Richard P. Feynman的《物理之美——费曼与你谈物理》才豁然明白。

费曼用了枪弹、水波和单一电子来做比较,图文并茂,一字一句来解释量子物理的诡异之处,只要有大学物理基本知识的都会明白费曼的简单(其实也不简单)的讲演。

在这里,我们都会好奇,在电子离开发射源到侦测器上的那一段距离时,它到底在哪里?为什么实验结果会和我们直觉想象结果完全不一样?这也许是量子物理到现在都让很多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费曼在里头说:“我们观察,看到观测结果,但之前并不能够预测这个结果。最合理的可能情况,最后经常证明为并不那么合理。”1

我们需常常警惕自己,看到、听到、知道的事情往往并不是想象中一样。以为“想当然而”的未必就是这样。

也许就像费曼说:

     未来是无法预测的。无法作出预测并不是因为我们知道的不够多。有人曾经这样说过:“连大自然本身都不知道电子要往哪里跑”2

April 06, 2015 – PSK

1 陈芊蓉、吴程远(译)Richard P. Feynman《物理之美——费曼与你谈物理》(The Character of Physical Law)。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530日第一版,201045日第二版。第243页。


2 如上,第213页。

2015年5月5日星期二

燕太子丹的美梦


最近读到燕太子丹老师,鞠武对太子的回信。

在信里头鞠武倡议要联盟楚、赵、韩和魏来抵抗秦的进攻压力,而不是妄想“信一剑之任而欲望功”,这计划太过危险。这回信很短,不过字字力透,现摘下来读,

    臣闻快于意者亏于行,甘于心者伤于性。今太子欲灭悁悁之耻,除久久之恨,此实臣所当糜躯碎首而不避也。私以为智者不冀侥幸以要功,明者不苟从志以顺心。事必成然后举,身必安而后行,故发无失举之尤,动无蹉跌之愧也。太子贵匹夫之勇,信一剑之任而欲望功,臣以为疏。臣愿合从于楚,并势于赵,连衡于韩魏,然后图秦,秦可破也。且韩魏与秦,外亲内疏,若有倡兵,楚乃来应,韩魏必从,其势可见。今臣计从,太子之耻除,愚鄙之累解矣。太子虑之!1

鞠武认为太子丹欲报仇,然要侥幸行刺以毕其功于一役,这行动完全不实际。

然而鞠武的大计划也是痴人说梦话。六国多年互相厮杀,信义全无。尤其是短视的燕王喜,多年来一直想要毙了为他阻挡秦帝国压力的赵国,非要找赵的便宜,但每每却损兵折将,简直是猪脑一个,完全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也许可能太子丹也意识到这一点,或许他也不懂什么治国大道理,只“贵匹夫之勇”。结果导演了千古悲剧,荆轲刺秦王。

太子有没有回他老师这封信,不得而知。不过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有这段对话。

鞠武是这么对燕太子丹解说:“……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太子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2

在太史公笔下,鞠武还提到要联盟匈奴和齐国,只是这两个对象也是燕国的世仇,谈何容易。当然最后燕太子丹还是牺牲了侠士田光、将军樊於期和“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来孤注一掷了。

鞠武不能说服他学生,其实燕太子丹满脑子就发着美梦来干脆一刀结束秦王的命,那私仇和国难也一并解决,简单明了。

到最后,暗杀未遂、燕太子丹的人头也给自己昏庸的燕王喜拿下送给秦王赔罪,白白送命了。可悲呼。

April 02, 2015 - PSK

1 王兆祥主编:《官场醒悟——政事篇》。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1月,第11页。


司马迁著 周文 等译:《史记》。团结出版社,20025月第2版,第10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