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5日星期日

立宪派

以前不甚明白为什么武昌起义能在短时间里,拉拢大多数省份独立,而没有历史传统上朝代革新时常发生的大动荡。张朋园在1969年出版的《立宪派与辛亥革命》里为我们叙述立宪派在清末与辛亥革命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大多数省份因为有立宪派才能“和平”过度到民国。不过也是没有“大破”,同盟会倡导的国民革命果实遗留给袁世凯。

立宪派在清末的作为远比所知道的大。宣统29月资政院开院以后,当时那些立宪派议员竟然敢于传召和弹劾中枢权力最高的军机大臣。这些在之前是闻所未闻,对清廷威信可是一大打击。1

百年前的资政院议员敢于对抗政府。21世纪的人民代表却是个橡皮图章,个个埋头抄笔记画重点,乖乖做个投票机器人。今不如昔,号称代表14亿人的政府却是害怕14亿人。

话说回来,清朝政府本以为扶持一个各省份民选咨议局和自以为可以控制的资政院,那么社会对清朝不满就可以得到疏通。殊不知,资政院议员不当自己其实只是政府的“咨询团体”,还以为真是国会议员,为民请声。

这些立宪派在后来一再失望于清廷的腐败和食言而转于同情甚至参与革命。所以清末新政包括设立咨议局和资政院都是清廷把自己推向深渊直至覆灭。

在一个紧密严控全民思想和行动的国家,就算有个高压锅似愤怒的社会,也不会有什么人民起义。只有在政府控制人民力量下降,有所松弛时,这个政府才能被自己人民推翻。所以光绪末和宣统年间,因为清廷对社会的控制已大不如前,“逆民”才能到处倡导新思想。设想在康雍乾鼎盛时期,一有什么异端思想就能马上被扑灭,中央政策如臂使指。所以就算人民百姓有任何不满,只要政权还有无远弗届的控制力,政权的颠覆只能从内部发生而不是外部。

Nov 18, 2023 - RC

1 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8月第1版,第71 – 83页。

2024年8月15日星期四

读《清季的革命团体》

张玉法在1975年出版的《清季的革命团体》里,为我们在清季错综复杂的革命团体、社会基础,国内国际背景,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发展理出一个脉络。作者运用大量文献,尽最大努力来统计各个革命团体的人员出身,得出结论,辛亥革命本就是全国各阶层范围的革命。虽然作者没有点出,可是我们可以知道,这就是要打破那些唯物历史主义所主张的“资产阶级革命”。

另外,作者也为当时学界提出的其中一个问题;“辛亥革命是一个革命吗?”给出答案。“除非对革命一词给予特定的界说,辛亥革命毫无疑问地是一个革命。”1

1949年后,在指鹿为马当道的中国,郭世佑在90年代出版的《晚清政治革命新论》,还得小心翼翼为辛亥革命辩证。殊不知台湾的张玉法在70年代已经在《清季的革命团体》里论证出中国在90年代还认为的“新论”,知识闭塞至如此地步。

没读《清季的革命团体》前,不知道光复会和同盟会间的分歧,还有同盟会在华中的另一个“独立”团体。也是透过这本书更了解共进会和文学社对湖北革命的影响和推动。

Nov 05, 2023 - RC

1 张玉法:《清季的革命团体》。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月第1版,第5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