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知道殷海光,可是对他的生平没有什么了解,当然也没有读过他写的文章。直到最近买了有关他的三本书,才对他有了一点认识。
殷海光一生维护言论自由,推举“五四精神”,认为自由的伦理基础有而且只有一个:把人当人1。在1958年写的一篇文章《你要不要做人》2
人仅仅活着,如果时常受到别人的威胁,他的安全一年到头都发生问题,这个滋味是不好受的。为了安全之确保,我们必须享有政治人权。在现代国邦机构之中,我们要能享有安全人权,必须能参加政府,制定法律,所以又必须享有政治人权。然而,如果人仅仅有吃有喝、安全无虞,这还不能算一个人。美国牧场中的羊群有吃有喝,安全有牧人和牧羊犬为之保障。作为人的我们,是否愿意终吾之生与美国羊群看齐呢?问题逼到这一步,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就逼出来了:我们不仅是要活着,而且是要有意义有价值地活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由何而表现及发展呢?从言论自由,思想自由,集会结社之自由等等来表现及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有这些自由。这些种类的自由就是这些种类的人权。“诸自由即诸人权”,离开了人权,没有自由可言。有了这些自由,我们的人生才可能是完整的人生。
在这篇文章最后,
总而言之,没有了人权,一切将会变成空谈,一切希望都会变成泡影,我们的生命变成受人摆布的可怜虫。所以,我们究竟是否完整的人,端视我们是否保有人权而定。凡愿意做个人的,都应该为伸张自己的人权而奋斗。
在1960年《我们要有说真话的自由》3,
我们必须明了,人被当作人看待时最大的表现,并不在有食物配给,因为猪也可以有食物配给。人被当作人看待时最大的表现,在人的意见受到尊重。人的意见受到尊重时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只有让人能够言论自由,能够自由地说出内心的话而不致招惹口祸,才算是意见受到尊重。
只有你要做个人,这些自由都是必需的。没有了这些自由,你和猪羊有什么分别呢?
一生高举自由主义,对极权政府、无理性和所谓那些抱着中国文化传统(晚年时有了些改变)的知识份子都极为痛恨。在大陆时,殷海光年级轻轻已在报章言论锋芒毕露,来台后更是对时事批判。当时的台湾汲取大陆失败教训,威权治国,军警凌驾司法,没人能独善其身。可是殷海光竟能多年在《自由中国》发表所谓的“敏感”文章而没事。只是最后蒋介石忍受不了《自由中国》对他的批评而勒令关闭,殷海光也被居家监视和被迫离开台大教职,只是还好没被丢进牢里。但是殷海光也因此抑郁和生活困苦,几年后就因癌离世。
对比大陆,殷海光还是幸运的。殷海光有时间在家捞浮萍4,被监视时还能继续读书,出街买外国英文书,当然还能继续写作,只是不能刊登了。最惊讶是还可以在信中抨击蒋介石和当年政治正确的“反攻大陆”5。1967年,殷海光还可以和学生去台南和台中游玩6。这位“笼中鸡”待遇竟好于他在大陆的老师朋友千万倍;不必蹲牛棚挑粪、没有书,手里只有一个人的语录、只能写审查报告、没人写信,也没人可以收信,更遑论可以去游山玩水,只能被思想改造和受人虐待至死。
殷海光认为自己思想超前,鄙视钱穆更看不起晚年的胡适,没有几个相仿年龄朋友可以交流,也只有学生敢于与他亲近。殷海光是对的,五、六十年前写的文章,现在读起来还以为是2022年写的。
March 05,
2022 - RC
1 殷海光著 潘光哲编:《是什么,就说什么:殷海光选集》上册。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6年4月初版,第151页。
2 如上,第200 – 207页。
3 如上,第217页。
4 殷海光著 潘光哲编:《隔离的智慧:殷海光选集》下册。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8年12月2版,第171 – 173页。(1968年3月25日信,殷海光致卢鸿材信)
5 如上,第181页。(1968年信,殷海光致朱一鸣信)
6 陈鼓应编著:《春蚕吐丝——殷海光最后的话语》。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4月初版1刷,第327 – 334页。(1984年8月30日,陈平景:〈与殷海光师三日游——殷海光先生去世十五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