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知道严耕望是钱穆的学生,也知道他为人低调,是专心埋头苦干型的学者。可是到底他的学问有多深,就不甚了解了。最近翻读他的授课讲义,《中国政治制度史纲》里关于唐代制度阐述。里头有他厘清了千年来争论六部九卿之职权的段落,从这里也可看出他研究学问之精明和对后人影响。
从《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和《钱穆宾四先生与我》,可以知道严耕望待人诚恳为学问的付出精神。在这三本小书里可以了解严耕望在他几十年的研究生涯里所搜集的一切关于历史地理的资料可谓惊人,不做无谓的学术敷衍文章,待完全考虑到正反面研究解释无懈可击时才发表文章,做到了真正的厚积薄发。
余英时认为严耕望有着宗教性的付出,全副生命奉献学问,以个人之力完成东西方都需要几十人合力完成的学术著作。严耕望的“恒心和毅力真足以惊天地而动鬼神”。1
题外话,很多人很多出版社打广告说严耕望说的史学四大家。其实他说得很清楚明白,严耕望并没有忽略其他学问卓越的史家,而是他及睹丰采,或其读其书时,其人尚健在。不读严耕望的书真以为他认为王国维和梁启超不配为大家。2
Nov 15, 2020 - PSKC
1 余英时:《情怀中国——余英时自选集》。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0年4月初版,第177页。〈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
2 严耕望:《治史答问》。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6月初版一刷,1986年8月二版,2008年8月三版,第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