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在钱穆的《国史大纲》里读到西周末年的犬戎所在地是在“周之东南。或偏近西南,而非西北”。对于钱穆如此看法,过后写了三篇短文〈犬戎在哪里?〉、〈犬戎到底在哪里?〉和〈舜死在哪里?犬戎在哪里?〉。因为再找不到有关书籍对此有任何新看法,所以以为这个课题可以暂告一段落。殊不知,八月时在网上看到李峰(著),徐峰(译)的《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太高兴了,终于可以找到一本专著研究西周衰亡的书籍和解答西周末年的犬戎历史。
这本书是在众多历史书籍里对地图标记最清楚的。河流的流向,地形的起伏和都城的图标都让人一目了然,而这些对于了解西周末年的政治和军事活动趋势都非常重要。李峰用大量铜器金文和陶器辅佐来解释几千年前发生的事件,如没对地下考古有深厚研究,很容易就沦为纸上谈兵,而这也是作者与众不同的地方。不过对于李峰为《诗经》里三首,《十月之交》、《节南山》和《正月》的理解另辟蹊径,还是有些保留。但是如果没有如此注释,作者又很难回答关于西周末年政治中心分裂两派斗争的看法。1
另外,这本书也解开缠绕多年的困扰,到底犬戎和猃狁或玁狁,到底有何关系?李峰知道这几个称谓扰乱了很多人,对此特别写了一篇短文,解释原来犬戎就是猃狁或玁狁,只是岁月已久,混淆了后人。2
还有是关于厉王出奔的历史事件。自小印象就是厉王暴虐导致百姓起义,而不是什么政治斗争的结果。可是李峰认为这并非所谓人民推翻暴君的革命,而是贵族力量战胜王权3。这解释也是一新。
其实只要解决了申国地理位置,就能解答犬戎到底在哪里的问题。李峰利用文献和金文推断此“申”非彼“申”。破周的申国其实是“西申”。而西申是在周的西北,和犬戎相近。大家误会的南阳“申”其实是后来的国名。所以犬戎在西北位置就没问题了。对作者利用现有证据来肯定犬戎和西申的地理位置,认为这应该是现在最让人信服的结论了。只是“缯”或“鄫”到底在哪里,这里没有答案。如果“缯”还是在南阳一带,那如何解释联军攻周呢?李峰没告诉读者“缯”的地理位置,却花了不少篇幅分析“吕”在哪里。“吕”不是联军的关键国,解决了“吕”的地理位置也不能说什么。这是个遗憾。
西申和犬戎的位置
|
这本书读来非常愉快。李峰对古文献和考古金文学问的掌握,真让人佩服。加上流畅的翻译和图文并茂,读了这本书也对涩难的古代地理政治情势有了更多的认识。
最后想说的是,李峰对于钱穆在1930年代试着解决犬戎地理位置的努力,批评非常苛刻,认为钱穆“对西周晚期历史的研究是完全失败的”4。这,不能宽容点吗?
Dec 26, 2018 - ESGO
Dec 26, 2018 - ESGO
1 李峰(著),徐峰(译):《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增订本)。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16年12月第1版,2018年2月第3次印刷,第218 – 230页。
2 如上,第365 – 368页。
3 如上,第145页。
4 如上,第2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