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0日星期四

清谈误国?


在网上看到唐翼明的《魏晋清谈》而知道余英时的序,为此买了这本书。收到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这是很多年前出版的书籍,而原来初版还是台湾版本。不过后来看过台湾版本,还是觉得这个新的大陆排版比较易读和翻阅。

因为这本书,也读了唐长孺的《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余英时的《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和赵翼的《廿二史札记》里关于魏晋清谈的文章。恰如余英时的序所说,《魏晋清谈》这本书填补了这一段历史空白,唐翼明非常仔细为我们梳理清谈的故事、人物、哲理和后来人们为什么会对这一清谈误国偏见甚深。

之前认为清谈都是负面,读了这本书才对清谈大大改观。这是中国古代士人思想和学术智力自由的时代。过了这辩思时代就是以考试为官的历史,所谓的贵族和平民就以考试为人生的主要目标而奋斗,不复再有

        以探讨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为主要内容,以讲究修辞与技巧的谈说论辩为基本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1

而这些“非利益”活动就被后来很多人认为误国误民,空谈一堆,没有实际行动。可是殊不知,这些就是当年贵族知识分子的“消遣活动”,就如我们现代人的休闲爱好一般,不是说这一清谈就是误国。

就像410日,马来西亚正义大报言论版,陈芳龙,所谓的管理顾问〈且莫“清谈误国”,不说他里头对时事分析错误百出,而他对西晋和“清谈”这一段历史也是误解一堆。他说魏晋南北朝当官的,被杀头、入监和流放的人数比例是中国历史上最高。这个嘛,秦代、隋代、武则天的周朝、五代十国、明朝还是清朝都可以一起统计比例来比较,答案应该会不一样。不过可笑的是,所谓的清谈可不是横跨整个魏晋南北朝,真正的清谈其实只是从魏末到东晋,南北朝只是余韵而已。然后他也说有能力的人都不愿意当官,宁可在朝廷外清谈。可是当年能品味清谈的,大多都在朝廷当官,而恰恰“清谈沙龙”才是这些当官的主持。而且很多当官的不但是清谈高手还是拥有非常高的政治能力。所以这作者是没读好书,还是故意读错书呢?所以说,不要对历史有点认识就张冠李戴,到时候结论就是漏洞百出。

离题一下,唐长孺《清谈与清议》里推测何晏的《冀州论》在曹氏与司马氏斗争之际,作文有意贬抑冀州以打击司马氏2。这也回答了多年来的不解,也许何晏因此得罪司马氏,而在后来被杀头。

April 24, 2019 - ESGO

唐翼明:《魏晋清谈》。天地出版社,20188月第1次版,第28页。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出版,20114月第1版,第2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