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3日星期三

三国史的论述


一直以来都知道有关三国史的论述是众说纷纭,而陈寿的《三国志》算得上是权威。读了陈俊伟的《叙述观点与历史建构——两晋史家的“三国”前期想象》才重新认识晋代和后来的史家是怎么诠释三国史和史书作者对各自立场的爱憎都能在比对中显现出来。

就譬如陈寿对汉蜀政权的偏好,其中之一例子是刘备出身事迹叙述较曹操和孙权来得更仔细和出现的“大自然异象”而突出1。另外,陈书不厌其烦地罗列众多史籍对诸葛亮的褒贬和比较,而这也是第一次读到各家各说对诸葛亮最仔细的分析。其实最特别的还是作者以《三国志》里的春秋笔法叙述来证明陈寿对诸葛亮的赞颂是无比高崇,而不是后来很多人说陈寿因私仇而对诸葛亮有所污蔑。2

题外话,在陈书里读到孙盛时,第一个想到的是陈寅恪的广州赠别蒋秉南七绝二首之二3

孙盛阳秋海外传,所南心史井中全。
文章存佚关兴废,怀古伤今涕泗涟。

June 07, 2018 - TAD

陈俊伟:《叙述观点与历史建构——两晋史家的“三国”前期想象》。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11 BOD一版,61-62页。

这也可在李小树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学史稿》里得到证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8月第1版,第309-317页)

余英时:《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1月初版1刷,2011221刷,2013423刷,第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