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7日星期四

陈寅恪与新宋学


在读过侯宏堂的《“新宋学”之建构——从陈寅恪、钱穆到余英时》,才了解原来陈寅恪对宋朝历史和史学拥有非常深的史料和史学掌握,可惜却没留下对宋代历史研究的文章。再后来更读到罗志田认为陈寅恪是民国“新宋学”的杰出代表。1

陈弱水认为陈寅恪重视宋代史学乃因为其所主张的完整历史研究既重视条理统系,又重视解释疑问,而对历史研究的解释层面之高度自觉与重视乃是陈寅恪对现代史学之最重要贡献。2

只是应该说是陈寅恪一生治学就是“新宋学”的最佳典范。陈寅恪诠释的“宋学”主要蕴涵了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和精神:民族本位的文化理念、独立自由的思想精神、尊德崇节的人文思想、续命河汾的学术使命、通古鉴今的史学方法。3

虽说陈寅恪没留下对宋代历史研究的专业文章,但是陈寅恪最后的20年生活里,风雨如晦和人人是鬼的年代,他以一位学人最高的史识来彰显了他于“宋学”最佳诠释。

Nov 01, 2015 - PSK

1 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陈寅恪史料解读与学术表述臆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月第1版,第177页。(原刊《文史知识》20016期、20024期)

2 陈怀宇:《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20133月第1版,第347页。(引自《现代中国史学史上的陈寅恪——历史解释及相关问题》,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年周年研讨会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学术史与方法学的省思: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年周年研讨会论文集》,38-39页,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0

侯宏堂:《“新宋学”之建构——从陈寅恪、钱穆到余英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3月第1版,第41页。